直播带货又出新招 切片分销暗藏法律风险
记者 李燕京
经常逛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用户会发现,现在总能刷到热门主播直播带货的视频片段,还挂着相应的产品链接,但发布这些视频的账号并非官方账号,这就是当下流行的直播切片分销。所谓切片分销是指对一些热门主播的直播内容进行二次剪辑,以短视频形式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通过短视频带货产生收益。
目前,直播切片分销鱼龙混杂,切片账号良莠不齐,一般分销者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消费者面临被侵权的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切片分销丰富了营销模式,便利了消费者,也活跃了市场,但只有在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带货出现新风向
自东方甄选带货一哥董宇辉在直播间里走红,很多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带有董宇辉头像和名字的短视频账号。而疯狂小杨哥的“分身”视频也能在抖音、快手、视频号里刷到,这些账号在名字上会尽量与小杨哥靠拢,如“疯狂好物分享”“疯狂小杨羊”等。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开始,一些主播相继开启直播切片授权,布局切片矩阵账号,此后部分MCN机构也相继开展直播切片业务。专门讲授直播带货课的讲师刘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几年前切片分销就已出现。去年,网红主播开始大规模布局授权分销,切片分销逐渐流行。这种销售方式的优势在于,通过授权直播切片,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流量,获得销售的长尾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主播优质的直播内容进行二次传播,进一步提升关注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什么是直播切片分销,但却用真金白银成就了切片分销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只有1000多名粉丝的切片账号,剪辑美洋MEIYANG的直播素材,一条视频引流来的销售额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疯狂小杨哥的直播切片,单条视频最高能做到100多万元的销售额。
“以前哪个主播火,我们就做哪个主播的直播切片。比如做过刘�u宏的直播切片,用的是他跳操的直播片段,卖的是他直播间同款健身袜、瑜伽垫;还做过一些美妆博主的直播切片,销售的产品也都是同类、不同品牌的商品。我们的选品都是正规品牌,消费者不满意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在直播平台运营了多个直播切片账号的分销者红云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但她也坦言,以前她的切片账号没有授权,现在“转正”了,拿到了2家热门直播间的切片授权。“‘转正’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都由直播间负责,一旦出现问题,按合同约定由他们负责;二是更合规,平台管理逐渐严格,有朋友在没拿到授权的情况下做某热门直播间的切片,很快就被投诉侵权,被封了两个账号。”
记者了解到,参与直播切片的分销者越来越多,其中有大量是得到授权的账号,他们会在自己账号的主页写明授权编号,但也有一些没有获得授权,他们被业内分为“正规”与“野生”两类。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热门主播已经有了成百上千的授权切片账号,一些知名直播间也抬高了合作切片账号的门槛,对粉丝量、剪辑内容、制作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规避部分资质差的账号给自己带来风险;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卖课成“收割”新方法
记者在网上看到,一些直播间、主播把切片分销包装成“无门槛”“躺赚”的兼职项目。的确,从一些热门直播间的授权条款可以看出,切片分销的分成比例很诱人。三只羊官方授权条款显示,获得视频授权后,切片账号与小杨哥按销售业绩分成为3∶7,但可基于销售业绩阶梯分成,最高可达5∶5分成。
直播切片分销真的这么赚钱吗?红云表示,切片模式诞生之初,由于热门主播影响力大且入行者不多,的确挺赚钱的。但现在入行者越来越多,虽然授权是免费的,但门槛不断提高,比如要求切片账号有几千名的粉丝数、每个账号只能运营同一个主播的内容等,相对来说,赚钱并不那么容易。
现在直播切片账号竞争日渐激烈,已然不是“蓝海”,于是一部分“玩家”将视线转移到卖课上。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直播切片账号教程”“线上陪跑带号”等课程在销售。
记者在网上搜索“切片分销”“直播切片”等关键词,出现了大量的相关培训课程:“直播切片详细教程,赢麻了”“短视频创业风口,直播切片公开课”“0基础教你直播切片”等。记者还发现,一些账号称免费授课,但需要参与者先加入粉丝群才能够拿到免费课程,入群的条件是关注该账号30天。因为记者关注时间不够,而被拒绝入群学习。
刘钰对记者道出了一些授课者的内幕:真正懂直播切片分销的授课者不多。一些卖课者的内容是从网上随便搜索的,自己也没试过,或是失败了,转而将不靠谱的课程转售给宝妈、学生等群体。有的不仅要收取课程费,还会以保证金、门槛费、服务费等名义“割韭菜”。另一部分卖课者则用教程为自己引流,比如通过各个平台发布免费授课的信息,将用户引流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群,然后将流量转化为自己的私域流量,再进一步“收割”。
躲不开的法律问题
直播切片分销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矩阵,在这个销售网络中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如何得到保护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中心副教授、北京继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俊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承担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担保责任属于经营者的义务;同时《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规定销售者应就产品质量问题承担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责任。在切片分销的营销模式中,授权者和被授权的分销者都属于经营者的范畴,都应承担产品和服务的售后责任。热门主播对于其授权切片账号销售的商品,也应该承担责任。未获得授权而通过切片主播视频引流销售商品的,要对自己销售的商品承担产品质量担保责任。
胡俊宏认为,直播切片分销还涉及平台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直播切片分销这一营销模式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方式销售商品,除该条款中明确规定的除外情形,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享有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因此消费者应保留好购物的电子凭证、收货凭证,及时查验购买的商品,以便行使自己的权利。此外,无论是授权或被授权切片分销的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如直播中的介绍和描述)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都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还需要提请注意的是,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过程时,应以选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价比、售后服务和环境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核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理性选择商品、服务和销售模式,不被主播的所谓个人才华和魅力所迷惑,认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产品的原材料质量、工艺和质量管理,而非主播的口才。只有当消费者逐渐成熟和理性,市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对称性,从而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消费者如果从授权分销者处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第一责任人是销售商。至于切片视频中主播要不要承担责任,分两种情况看。如果分销者没有拿到切片授权,主播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有授权,主播应当在其承诺范围内承担责任。承诺范围是指其直播带货时对商品和服务所作的有关价格、产品质量、生产商的承诺。
刘涛还提到:“切片分销中涉及一个比较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和律师认为,主播仅是一个广告代言人的角色。我不这样认为,直播带货与传统的广告代言人的收益点不同。传统的广告代言人通常是以自己名义和形象获得代言收益。而名义和形象通常是通过其影视作品、公益事业等社会形象获取的,消费者选择其推荐的商品是基于其个人人品各方面的信赖。主播以其对产品的质量保证和较高的性价比赢得消费者信赖从而获取收益,那么主播应该承担对其推荐商品的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责任。主播将其直播带货视频授权给经销商使用时,也需要承担消费者基于其个人形象所要承担的保证责任,如商品质量和性价比。另外,直播切片授权的主播在分销中有获取收益权利,对应的义务就是承担责任,这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
(责任编辑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