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记忆里的珍珠――走进西藏江绵两处村民自建红色展馆|“石榴籽”故事・影记
中国网9月29日讯(记者郑伟)江绵乡,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东部。“江绵”藏语意为“鸟类集聚”,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草原资源,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深厚,自然环境优美,静谧美丽的满措湖吸引着人们前往。正所谓“吉地那曲、多彩巴青、物华天宝、福地江绵”。
江绵乡现辖16个行政村,有居民1134户,合计7577人,包括藏、汉、回、珞巴、门巴等少数民族。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江绵乡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创建”为原则,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江绵乡党委书记孙明明表示,近年来,江绵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创建工作,深度挖掘红色文旅资源,充分发挥“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和“红色记忆”展览室的作用,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不断推进江绵民族团结高质量发展。
28日上午,“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西藏站)采访团来到江绵乡,对“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和“红色记忆”展览室作探访――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宣传牌。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就在扎西达杰的家中,是由扎西达杰自发创建并免费对外开放,凝结他与父亲两代人的努力。该纪念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设近代史展览室、毛主席纪念馆、爱国主义展览室、民族传统工艺品展览室、传统文化展览室等五个展厅。馆内现有收藏物品1000余件,其中毛主席纪念物品300余件,其他革命领袖纪念物品80余件;革命时期生产生活纪念物品60余件;土地改革时期纪念物品 20余件;西藏牧区传统生活用品500余件;其他类物品 90余件。
2020年9月,“记忆里的珍珠”成为“巴青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点”;2023年 9月被评为“那曲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基地”。扎西达杰也先后于2021年和2023年,荣获巴青县“最美退伍军人”和“那曲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称号。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创办人扎西达杰。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部分藏书。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扎西达杰介绍藏书。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儿童在“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部分藏品。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毛主席纪念馆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毛主席纪念馆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毛主席纪念馆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创办人扎西达杰所获荣誉证书。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藏式厨具。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藏式碗具。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饰品。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记忆里的珍珠”红色收藏纪念馆内景・马具用品。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
▲“红色记忆”展览室外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的创办人萨措是一位从民主改革走过来的老人,他和他的家庭亲身经历了民主改革前后西藏的巨变。1960年,萨措的父亲拉达为了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与感恩之心,开始收集与毛主席和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料、物件。拉达去世后,萨措继承了父亲遗愿,更是在家中专设房间用作收藏展览室,即“红色记忆”展览室。
2018萨措被评为“巴青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9年,萨措一家荣获“那曲市文明家庭”,同年“红色记忆”展览室获评“巴青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又被评为“西藏巴青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红色记忆”展览室创办人萨措。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内景・毛主席相片墙。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内景・毛主席相片墙。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内景・活动照片与宣传手册。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内景・部分藏书。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内景・荣誉证书。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红色记忆”展览室外的国旗。中国网记者郑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