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共筑美好世界 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西安举办

博融之坚 2024-12-03 3.41 W阅读

  

  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10月14日,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西安举办,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是“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张晓刚宣读世界标准日祝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乔・库布斯视频致辞。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军,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钧出席活动并讲话。

  大会指出,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积极用好标准化这个重要抓手。一是积极用标准化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二是积极用标准化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积极用标准化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四是积极用标准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标准化效能。

  活动发布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相关领域国家标准40多项,其中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能源互联网与电动汽车互动等标准将有利于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温室气体排放、绿色产品评价等标准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无障碍洗浴机等标准将有助于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家居生活品质;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设备完整性等标准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标准化工作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企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发展,产业规模增速进入快车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介绍称,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7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3%;麦肯锡预测,人工智能每年将为全球经济带来4.4万亿美元的增长。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13.9%,企业数量近5000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1万亿元。

  今年,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中提出建设目标: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刘贤刚称,在标准体系指引下,重点围绕算力中心、开发框架等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及安全等方面,强化标准布局;目前,已发布标准14项,在研标准110项。

  标准化工作赋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丁彦辞介绍称,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政策精神,坚持需求驱动、前瞻引领的工作定位,持续推进原创性、引领性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建设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汽车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学会累计制定发布团体标准346项,包括新能源汽车166项、智能网联汽车71项和传统汽车共性技术166项;连续6年共计有15项标准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

  据已发布标准数据显示,1335家行业单位参与了标准起草,包括整车企业175家,零部件491家,高校及科研机构190家,检测认证机构106家,ICT企业132家,材料、能源等相关产业241家。2023年共有500余家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头部整车及重要汽车科研机构成为标准制定的主力军,参与的整车企业汽车产销量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标准化工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小平介绍称,近年来,陕西市场监管部门将标准“软联通”作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全面构建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承担“一带一路”国家计量测试、中亚标准化(陕西)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建设陕西省海外标准化试点2个;组建近200人的“一带一路”专家智库;开展标准化对外交流20余场次,培育技术人才300余人;制定14项省级地方标准外文版,在中亚地区被推广应用。

  “我省企业累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2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2个、国内对口单位32个,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6项。” 张小平介绍。

  据悉,陕西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将以深化改革开放,有力支撑 绿色、金融、数字、健康、文化 等新领域标准化务实合作。健全完善标准化协作共享机制,深入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制度研究、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更加注重统筹政府和企业、多边和双边、对内和对外,加快推进标准互认和国际化步伐,以标准“软联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