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低增速时代延续:半年增速降至4%,保障覆盖仍不足潜力待挖掘

博融之坚 2022-10-22 5.9 W阅读

健康险的增速,正在进一步趋缓,近日,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上半年行业保费数据,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5341亿元,同比增速为3.99%,与2020年、2021年同期的19.72%、7.9%相比,继续收缩。保险公司的数据也正反映这一趋势,上半年,人保健康长险期交保费同比缩减40%,引起投资者关注,对此,中国人保的解释是,主要受客户预期消费谨慎,短期内购买健康险及服务的意愿下降影响,同时代理人展业难度较大。

而在健康险步调放慢的另一面,是险种发展水平不足,重疾保障覆盖有限的市场潜力。从突破方向来看,如行业可从惠民保、带病体保险以及护理险等多重方向发力,拓展服务人群,进一步将经济补偿转向解决客户的健康问题。由此,业内也提出预期,健康险增速放缓将是短期表现,长期仍将回归相对高速的增长水平。

健康险保费增速继续放缓,销售受阻、产品缺乏创新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在2015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远超寿险13%与意外险13%的增速。然而自2020年开始,健康险保费收入出现明显的步调放缓。对比半年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健康险业务实现3976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9.72%,2021年同期增速下滑至7.9%,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回落至3.99%。

各上市披露的保费数据也在透露健康险的增长乏力。

如2019年,新华保险业务结构中,健康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45.8%,但此后开始逐年下滑。2021年,新华保险健康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为84.05亿元,同比缩减18.8%,原由是“受行业健康险业务低迷和公司人力主动清虚影响”。

又如2020年上半年,人保健康长险期交首年保费尚保持在31.4%的同比增速,2021年同期,人保健康长险期交首年保费即出现了28个百分点的下滑,时隔一年后,2022年上半年,增速再度下滑至-40.1%。

这也引起投资者的关注,7月26日,有投资者在公众平台对中国人保做出提问,指出长险期交首年保费出现了40%的收缩。对此,中国人保的回复是,人保健康上半年期缴首年保费同比负增长主要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客户消费预期更加谨慎,短期内购买健康险及服务的意愿下降,公司代理人展业难度加大。

“近年来保险行业处于回落调整阶段,健康保险也会受到影响。其次,前期健康险增长过快,自身也有回归调整的要求”,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指出,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一系列健康保险和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出台,也在防止短期内健康险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

在新一站保险网副总经理邹苇看来,此前,百万医疗险、一批“网红”重疾险走热,使消费者眼前一亮,带动了健康险的发展,尤其在大型城市,人均保单持有率很高。但近两年看来,市场中并未出现具有创新力的产品,而持有保单的老客户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因此如果缺少对风险缺口有实际保障补充价值的产品出现,健康险也就不会出现较大的增速。

同样在产品角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健康险保费增速放缓,主要与占比较高的重疾险相关,受代理人收缩影响,导致销售受阻,且目前重疾险的件均保费相对较高,给投保形成了高门槛。

另一方面,邹苇提出,伴随着信息化系统的普及,保险公司的风控措施逐步完善,面对多数消费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现状,难以通过核保环节,出现投保困难的窘境。

健康保障覆盖尤有不足,发力惠民保、带病体保险寻突破

而在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收缩的B面,是巨大的潜力市场。

政策端,今年,利好健康险长期发展的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

健康险低增速时代延续:半年增速降至4%,保障覆盖仍不足潜力待挖掘

而在需求端,健康保障不足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21年数据来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5.33%,但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则达到了19.23%。同时从近期保险机构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赔付服务报告来看,多家公司提出目前重疾保障严重不足的普遍现象。根据数据,治疗癌症的平均治疗费用为22-50万元,重大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平均治疗费用为22-50万元,但行业数据是,约8成人群的重疾保额不足20万元,近6成人群保额不足10万。

市场需求与政策鼓励下,保险机构在健康险领域布局大有可为,可如何突破?

首先从行业视角来看。发力惠民保是方向之一。“继续发展惠民保类的普惠型医疗保险,填补健康互助平台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间”,李文中建议道。朱俊生也指出,惠民保是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衔接,其“高损高赔付”的特点,可以化解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

将服务人群从健康体拓展向带病体,也是行业预测的方向之一。我国健康险市场的现状是,健康体配置保险的意愿不高,而面临支付压力、优质医疗资源、医疗服务供给方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医疗决策压力的带病体,有较强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朱俊生建议,拓展健康险服务对象,弥补带病人群保障缺口。

“带病体保险”的核心,朱俊生指出,不仅是提供概率风险保障,而是高效提供并促进带病体需要的疾病管理服务和医药资源整合、使用,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前不少保险公司针对产品进行突破,比如面向非标体人群、亚健康客户提供保险产品或服务”,邹苇也由此指出,同时将最新疗法、药品、技术,纳入创新医疗险产品中,如CAR-T疗法,已逐步增加到百万医疗险的产品保障中。各险司正在研究如何将提供经济补偿转向解决客户的健康问题。

再如瞄准老龄群体的健康保障拓展。伴随着国家老龄化加剧的现状,老龄客户群体庞大,但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险产品或者与相关服务结合的产品还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失能险与护理险保费收入占健康险保费比仅约2%。

“如护理类产品,主要适用于失能人群,但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群经济实力相对有限,由此形成供需错配”,邹苇提出,目前消费者并未能切实体验相关的服务,因此产品多数以经济补偿为主,通过护理金的增加,保障未来的护理服务。

由此,李文中也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长期护理保险,迎接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护理保障需求。在为民众提供健康风险保障,改善他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可得性的同时,也能够为政府分忧,更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再从机构视角来看,在对投资人的回答中,中国人保提出,下一步人保健康将以“健康工程”为牵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在产品方面,以公司终身护理险作为长期期缴业务的主力产品,加强营销策划,突出护理保障属性。二是在队伍方面,稳定传统销售队伍的同时,加强综拓团队建设,提高队伍产能。三是在客户方面,积极挖掘存量客户的潜在需求,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健康保险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或将会恢复较高的增长速度”,李文中总结道,“因为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速,健康保障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这部分保障需求难有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来替代。当然,如果没有政策刺激扶持,像前些年那种动辄超过50%、60%,甚至超过70%的增长速度很难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