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赴美上市 暂定筹资额为1亿美元

博融之坚 2022-11-07 5.32 W阅读
水滴赴美上市 暂定筹资额为1亿美元

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申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WDH ,暂定筹资额为1亿美元。

此前据路透社旗下IFR报道,水滴会在近期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该笔金额大约为5亿美金。综合预测,水滴上市后估值将超百亿美金。

水滴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致力于保险和医疗服务的领先技术平台,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从业务上看,水滴公司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

事实上,水滴公司最初起步于社会公益,当初的第一个业务即是水滴互助,由美团前联合创始人沈鹏于2016年5月创立并正式上线,是国内较早一批的网络互助组织。

所谓网络互助是一种原始的保险形态与互联网的结合,简单说来就是 一人生病,众人均摊 的模式,正是2016年,网络互助行业迎来爆发期,蚂蚁集团上线相互宝,其后苏宁、360、美团、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网络互助战局。

水滴公司正是借着水滴互助的流量,进一步将业务做到保险领域,并慢慢形成了包括水滴筹、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等在内的三大主要业务。

不过,今年3月31日,作为水滴用户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的水滴互助正式关停。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5月上线至今,水滴互助累计帮助21235位会员分摊了大病和意外互助金,累计服务了8000多万会员,其中70%以上来自国内三线以下城市和地区。

水滴互助关停,当时说法是为水滴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确定性因素,而水滴互助则长期以来处于打擦边球状态。

这几年互助平台野蛮生长,问题丛生,由于加入门槛低、缺少核保环节,分摊金额不断增加,但真正出现疾病后以 不符合加入条件 为由拒保,造成 理赔难 。

关键的问题在于,水滴互助从事的是公益事业,通过慈善俘获人心,但水滴公司拿来进行流量变现了。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曾撰文提到,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由于保险互助游离在监管之外,将网络互助纳入监管的呼声渐长。今年1月以来,美团互助、轻松互助等纷纷关停,再到水滴互助关停,三大巨头的互助平台相继关停。水滴互助关停,网上一边倒的叫好,有网友留言表示 流量赚够了 也捞够了 还有网友担心地表示, 当善意被欺骗了,善意从此关上了门 、 把善良人的同情心用完了,那些需要同情的人,得不到同情了。

不管怎么说,水滴公司之所以能做大,离不开当初水滴互助的支持,也就是说,水滴公司通过网络助助实现流量变现,作公益做成了生意,做大了就要上市了。

水滴的保险生意

除了水滴互助,水滴公司的另一重要业务为水滴筹。

水滴筹于2016年7月上线,是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上,按水滴官方说法,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超过3.4亿人通过水滴筹累计为170多万名患者捐款370多亿元。

创始人沈鹏曾表示,有些网友把水滴筹理解成了慈善公益组织,其实水滴筹的核心本质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能够帮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向朋友们求助,更高效率地解决医疗资金问题。

水滴赴美上市 暂定筹资额为1亿美元

那么水滴是慈善组织吗?你想错了。它是要赚钱的。

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流量就有了生意。水滴互助、水滴筹是水滴公司引流的两大工具,一般参与过水滴互助、水滴筹的人,都会收到水滴公司推荐的保险产品。

据水滴互助的一份调研称,有近4成的用户在购买过互助产品后,产生了购买保险产品的想法。于是,这些本来是因为公益、善心而汇集起来的网友,成了水滴公司的保险用户。

早在2017年5月,水滴公司推出了互联网保险平台 水滴保 , 与几十家保险公司推出数百款保险产品。

招股书显示:水滴保、水滴筹分别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分销平台、最大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将大量的流量引向水滴保险商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通过水滴保险商城获得的首年保费中,有约46.5%、23.0%和13.0%是来自于水滴筹的流量。

按招股书的说法,水滴的保险产品大部分是与保险公司联合设计的,充分利用了水滴筹对消费者需求和精算能力的深刻理解。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保分别实现了9.73亿、66.68亿和144.26亿的首年保费(FYP)收入。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为3070万张。

一年实现超过144亿元的首年保费,这就有了充足的保险佣金收入来源。

水滴公司的保险佣金在过去三年分别为1.22亿、13.08亿和26.95亿,在总营收中占比分别达51.3%、86.6%、89.1%。也就是说,保险佣金占了绝大多数收入。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保与中国太平、众安、弘康人寿等62家保险公司合作,在线提供200种健康险和寿险产品,大部分为联合定制保险产品。

正是通卖保险,成为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57%,2020年同比增长100.4%;净亏损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以及6.64亿元;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分别为1.4亿元、1.59亿元及2.47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合计22.55亿元,较2019年底的10.25亿元增长120.0%。现金流较为充足。

因为资本看好这门生意,各路风投创投纷纷加持水滴公司。IPO之前,水滴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总额约为32亿元人民币。

据招股书,IPO前,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水滴保总经理杨光、水滴筹总经理胡尧核心管理层持有26.4%股权。此外,腾讯、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士再保险分别持股22.1%、11.9%、6.5%、5.7%。

腾讯持股比例达到了22.1%,说明水滴也是一家典型的 腾讯系 公司。

当慈善被透支

这一次,水滴赴美上市,按招股书的说法,水滴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强和扩大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险业务、研发。 投资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目标是构建一个 保险+健康服务 的生态圈。

不过,据路透社报道称水滴公司赴美上市遭监管机构反对 ,因商业模式存在风险。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监管机构质疑水滴公司的业务存在风险,导致上市进程放慢,监管机构不建议水滴公司在这个时机公开招股上市。

不过,水滴公司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否认了监管机构反对其上市计划的说法,并补充称,其高级管理人员正在与监管机构进行定期沟通。监管机构尚未回应路透社置评请求。

事实上,水滴的问题除了保险互助的问题,水滴公司的另一大引流工具水滴筹风波不断。

2020年4月,水滴筹和轻松筹员工被曝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出现掐架事件,事件起因疑为水滴筹的员工因 扫楼 被 轻松筹 员工举报。事后,双方的公关团队发声明相互指责。

短短一个月后,2020年5月19日,水滴筹、轻松筹两家大病筹款平台的推广人员在重庆市肿瘤医院门口因扫事项发生冲突,几人互殴,有人受伤。其后水滴筹和轻松筹发布联合声明称,经查实,系双方员工在沟通中因误会产生的口角争执,并未发生斗殴和受伤,双方已达成和解。

水滴筹与轻松筹互欧事件不断,主要是这些平台的员工有业绩考核,他们要发动更多的病人来上网众筹,公益已经质变成了赤裸裸的生意和交易。除了进行扫楼地推,水滴平台甚至还出现大量诈捐、造假的案例。

无论是水滴还是保险公司,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流量,才能推动了保费收入的增长、推动了公司的估值提升。

可以说,在资本的助推下,水滴原本的慈善公益也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成了资本赚钱的工具,这无疑会透支社会的公益、善心。

如果水滴筹不对自身的诸多漏洞加以修补,继续以公益之名进行引流,游离在监管之外,这些成为将成为影响其公司上市、估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