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游戏结束!从茅台集团拟增持华贵人寿,看年内19家增资持股中的民营资本“大撤退”

博融之坚 2023-02-11 8.49 W阅读

近日,华贵人寿推出一项增资方案,茅台(600519)集团拟增持,并重回第一大股东,同时还引进了一家新的国资股东,以及一家新的民营资本股东。 

该项增资方案一旦获批,华贵人寿国资股东持股比例占比将从目前的41%一举提升至63%。这成为保险业“资本荒”背景下,民营资本加速“逃离”,国有资本成主要“接盘侠”又一生动案例。

但在偿二代二期落地后的新阶段,即便是国有资本,也恐难以承受保险公司只讲规模不讲消耗的、源源不断的增资需求,资本成为经营主要指挥棒的时代,这正倒逼险企加速转变以往粗放发展方式。

01

华贵人寿增资至20亿,茅台集团持股33.33%重回第一大股东

12月19日,华贵人寿在保险业协会披露增资信息,经公司审议通过,拟新增加注册资本10亿元,对应新增10亿股股份。增资后,华贵人寿注册资本将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不过仍需要监管批准后生效。

根据增资信息,本次增资将由华贵人寿原股东中国贵州茅台(600519)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集团)及两家新股东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黔晟国资)、深圳市嘉鑫辉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嘉鑫辉煌)出资,其他原股东不参与此次增资。

其中,茅台集团拟出资约4.7亿元认购华贵人寿4.66亿股,黔晟国资拟出资3.86亿元认购3.83亿股,嘉鑫辉煌拟出资1.51亿股认购1.5亿股。

增资完成后,华贵人寿第一、二、三大股东均发生变化。其中茅台集团由第二大股东重回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由20%增至33.33%;此前第一大股东贵州金控持股比例由21%降至10.5%,退居第三大股东;新进股东黔晟国资持股比例为19.17%,为新晋第二大股东;嘉鑫辉煌与华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5%,并列第四大股东。

华贵人寿自2017年成立,茅台集团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直到2021年6月,贵州金控获批受让贵州贵安金融持有的华贵人寿11%股权后,其持有华贵人寿2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贵安金融退出股东席位。

从股权结构来看,原股东茅台集团与新股东黔晟国资的实际控制人均为贵州省国资委;贵州金控的实际控制人则为贵州省财政厅,也属于国资。这也就意味着,若此次增资获批,华贵人寿股东中,国资持股比例将由41%提升至63%,社团法人股占比将进一步下降,由目前的59%降至37%。

公开资料显示,黔晟国资是由原省金茂、化工、冶金三家省级国资公司合并,于200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成立15年来,其已具有基金管理、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类金融牌照。

民营企业嘉鑫辉煌投资,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20000万元,陈金权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持股54%。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与茅台集团也颇有渊源,主营贵州茅台酒厂生产的茅台系列酒及仁酒等中高档酒类,是贵州茅台酒厂广东片区的特约经销商。

02

年内19家险企增资扩股,民营资本加速“逃离”,地方国资频繁加码增持

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了普遍下滑,这对险企,尤其是已经成立若干年,但一直没有增资的新兴险企而言,增资发债以补充偿付能力成为当下头等大事。

华贵人寿就是急需增资的险企其中之一,自2017年成立至今,华贵人寿一直没有进行过增资。据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华贵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6.48%,较上季度末下滑19.46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4.06%,较上季度末下滑16.48个百分点,已贴近监管规定的红线。

华贵人寿之外,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21日,已有19家险企进行了增资扩股,多为地方系险企。

还有不少险企干脆利用偿二代二期过渡期政策,不再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根据慧保天下统计的数据,共计16家险企未公布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寿险公司13家,财险公司3家。

未披露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6家险企

保险市场持续低迷,叠加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部分险企偿付能力下滑严重,急需股东进行增资,这也进一步导致一部分民营股东选择减持或者退出保险业。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面对险企的增资需求,民营股东出资意愿普遍不强,有的甚至选择减持或者退出,反倒是国有资本,尤其是地方国有资本往往选择逆势加码,正逐步加大对于地方系险企的控制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下监管不断收紧公司治理监管,反复强调资本穿透的情况下,这些有着相对良好信誉、实力雄厚的地方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或许就是当下最适合新兴险企的金主了。

一方面地方国资进入能够给中小险企融资与增资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小险企带来更多的保险业务资源。

可以看到,除了华贵人寿外,同样在增资扩股中选择引进地方国有资本的险企还包括中荷人寿、横琴人寿、中韩人寿、国宝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等。

2022年4月,中韩人寿在保险业协会官网披露股东增资情况,中韩人寿拟增资15亿元,其中,股东浙江东方(600120)出资3.03亿元,外资股东韩华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不参与此次增资,同时此引进了五家国有企业作为战略股东。

2022年5月,横琴人寿在保险业协会披露增资信息,横琴人寿拟增资3.85亿元,由股东珠海铧创单一认缴。珠海铧创是珠海华发集团有全资子公司,而华发集团隶属于珠海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6月,国宝人寿在保险业协会官网披露股东变更情况,四川川商发展拟将12%股权全部转让给四川金融控股集团,转让后不再持有股份,四川金融控股集团将持有国宝人寿12%股份,并列国宝人寿第四大股东。据悉,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是由四川省财政厅控股。

03

烧钱游戏难以为继,倒逼中小险企放弃“激进产品+激进费用政策”

快速的机构扩张、粗放的经营方式,往往是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快速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对于很多处于成立初期的新兴险企而言,机构的铺设、人力成本的增加,本身就对资本金消耗巨大,再加上业务的急速扩张,急于通过激进的产品设计与费用投放策略快速打开市场,这进一步加快了新兴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速度。

仍以华贵人寿为例,作为一家新兴险企,其的成长历程,很好地揭示了新兴险企的典型发展模式:中介渠道(第三方平台、专业中介、银保渠道)+激进产品定价。

华贵人寿的经营思路是相当明确的,成立之初,其为降低成本,就将专业中介(含传统专业中介,以及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等)、银保渠道作为最重要的营销渠道来抓。相应的,其放慢了开设线下分支机构的步伐。成立5年时间,其仅开设贵州、河北两家分公司,及遵义、铜仁、黔南、沧州4家中支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华贵人寿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产品中,2款出自银保渠道、3款出自中介渠道。

作为一家缺乏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以及流量优势的险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贵人寿也不得不与其他新兴险企展开“贴身肉搏”,对产品进行激进定价。

华贵人寿从成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试图依托定期寿险这一传统人身险巨头不愿意尝试的低内含价值险种作为突破口,在互联网渠道打开市场,快速赢得年轻客群的信赖。

事实上,在这种策略主导下,其主推的一系列费率低廉,保障杠杆高的保障型产品确实很快成为颇受瞩目的“网红产品”,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7-2021年,华贵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4亿元、6.47亿元、10.91亿元、20.13亿元、25.14亿元。

但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在偿二代的制度框架内,这些定价激进的产品内含价值很低,成为消耗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新兴险企难以避免的持续亏损,以及资本市场的低迷等,也都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的消耗。

在2022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华贵人寿坦言,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较二季度实际资本减少约2.55亿元,主要原因是净资产减少约2.61亿元;二是较二季度最低资本减少约1.15亿元,其中量化风险最低资本减少约1.09亿元,主要变动原因包括,寿险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增加约 917 万元,主要由新业务增加所致;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减少约 1.31 亿元。

在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年代,各路资本争先投资,保险公司资本即便快速耗尽,也能较为容易的找到新的资本“续命”,但如今,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本身都在承受转型之痛,发展放缓甚至负增长之苦,注资同样不景气的保险业的意愿骤减。

尤其近年来,监管部门在不断强化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股东的准入门槛,这进一步加大了险企寻找有实力又有意愿的股东进行注资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资本追加受到更多限制,这正倒逼险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激进产品定价、激进费用政策打市场的策略。

例如,同样是新兴险企,某公司在融资成功后第一年,表现异常“凶猛”,第二年却已经泯然众人矣,原因就是“没有子弹了”――继续高举高打发展策略,很快就会面临再次增资的需要,届时管理团队没有办法向股东进行解释,股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掏出更多钱支撑这种烧钱游戏。

当然,对于新兴险企而言,要想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并非易事,高管团队既要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又要向股东进行有效“向上管理”,说服其放弃快速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的想法,这考验着高管团队的智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