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丨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长尾小微融资难问题逐渐破局

博融之坚 2023-03-26 5.94 W阅读

  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领跑者《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主办的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2022年12月19日-23日隆重举行。 

  

  此次亚洲金融年会以“稳中求进方法论,责任金融久久为功”为主题,邀请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王朝弟、河南省郑州市委副书记兼市长何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曹德云、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爱康集团资深副总裁周晓江等众多权威专家与知名金融机构高层、实体经济企业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为中国金融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王朝弟表示,今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部署,持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全力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成功探索出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道路,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王朝弟特别提到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效。他披露,截至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持续提高;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0.42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涉农贷款余额4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6%。新市民专属贷款余额超过1.2万亿元。  

  在王朝弟看来,尽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拥有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最广阔的统一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业要坚定做好金融工作信心,巩固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邮储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对于金融业来说,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金融服务的重塑升级,也能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力产业发展。产融双方的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助推科技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例如工信部牵头建设的国家产融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提升对接效率,目前已累计签约授信超1.2万笔,授信金额近4000亿元。  

  二是缩小数字鸿沟。随着利用数字化移动终端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普及,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99%;而金融机构通过与各地政府牵头建设的大数据平台合作,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惠金融信息不对称、风控难度大等问题。  

  三是服务对外合作。例如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升跨境支付的安全性,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率,使跨境资金的转移耗时从数天缩短至数秒内。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认为,科技是改变世界的最大变量。兴业银行很早就提出“科技兴行”治行方略,应该说,对科技的尊崇已经融入了兴业银行的基因和文化之中。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兴业银行提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启动“未来银行”工程,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就是要举全行之力,打赢数字化转型攻坚战,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以数字化技术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比如,兴业银行自主研发的“兴业普惠”平台,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客户,通过整合集团内外各种数据,以线上融资为核心,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今年以来解决各类融资需求近900亿元,成为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主干渠道。  

  北京银行行长助理戴炜强调,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正有效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的两大难点,一是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即通过海量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做到贷前筛查、贷中风控审查与贷后跟踪,提升银行风控能力的同时,将普惠信贷覆盖面扩展到更多小微企业;二是降低单个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成本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尤其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单个小微企业的获客成本与金融服务操作成本。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提出,加快探索科技赋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场景。保险业应当主动顺应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搭建好信息管理、数据分析、风险监测、在线交易等数字化平台载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投资中的投研、风控、销售、客服等领域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令投资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实现可追踪、可回查、可溯源、可复盘,以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场景,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长尾小微融资难问题逐渐破局  

  在此次亚洲金融年会上,2022年度21世纪金融竞争力研究案例同步揭晓。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凭借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突出表现,荣膺“2022年度竞争力公司”。  

  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表示,由银行、非银机构合作等形成的多层次融资供给体系,正有力支持小微信贷发展。陆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始终将长尾小微作为目标客户,通过与银行以及非银机构合作,通过融担模式助力合作银行更好地实现小微贷款“敢贷愿贷”。  

  财报数据显示,陆金所控股三季度新增贷款中87.3%流向小微主体。事实上,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该公司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新增借款流向小微占比达8成。据了解,陆金所控股服务的绝大多数小微客户的年营收在1000万元以下,雇员人数在20人以下,属于“小微中的小微”,大多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餐饮、批发零售、建筑工程方面小微。但由于这些小微企业自身资质以及管理相对薄弱,一般金融机构会认为服务此类小微“风险高、成本高”。对此,陆金所控股通过融资担保模式助力金融机构风险分担,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敢贷愿贷”,提升了长尾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  

  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方面,陆金所控股今年以来也取得了多项突破。例如,利用数字技术改善业务流程方式,推出了业内首个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系统,升级了风险决策引擎升级项目“雅努斯”;持续丰富小微产品体系,推出了一站式智能融资产品“陆账房”等创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行云”系统近日入选了“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名单,成为值得行业借鉴的先进典型。该系统借助拟人 AI 客服、无感人脸识别、OCR 光学字符识别、ASR 自动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了操作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实现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平均耗时下降44%,创造了“行云流水”般顺畅的借款体验。前三季度,约30.7万小微企业主通过AI智能贷款解决“行云”获得借款服务。  

  陆金所控股还升级了风险决策引擎重构项目“雅努斯”,在精细化风控领域不断发力。数据显示,与升级前相比,雅努斯管理效率提升近5倍,服务响应速度提升约6倍,处理能力提升超15倍,可根据不同行业小微企业提供的经营数据,结合行业最新发展情况,迅速精准地识别其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从而提供更精准的小微信贷风险定价。  

  关于下一阶段的目标,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表示,陆金所控股正在建立小微企业服务生态,为小微企业主在金融与经营双向赋能,助力提升小微企业经营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对小微经营特点和经营需求的洞察,我们认为小微在线上经营等数字化能力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于线上经营工具有较强的需要。”计葵生透露,公司在持续加强小微融资支持的同时,还进一步探索体系化的小微服务生态,建立完整的“小微生态圈”,为小微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经营工具,提升其线上经营能力。  

  陆金所控股认为,金融机构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是要尽可能为小微企业的经营赋能,从而实现和小微企业一起成长。公司将以构建小微企业经营健康与金融健康的正循环生态为方向,持续助推普惠金融由“好”向“强”转型,和广大小微企业一起见证中国经济更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