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世界 “钢铁驼队”谱写“丝路”新传奇

博融之坚 2023-08-15 5.88 W阅读

  深化改革新征程——改革信物(6)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引擎不息。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趟趟中欧班列的发出,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合作新空间不断释放,持续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中欧班列正加快向更高质量发展,未来这支“钢铁驼队”将把“一带一路”铺得更宽更远。

  持续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8月13日,随着满载汽车、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发出,天津地区今年以来发往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三个口岸站出口的中欧班列已达420列。

  “我们这里的中欧班列主要承担韩国、日本过境贸易的货物运输。现在中欧班列的客户需求量太大了。”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货运中心新港营业部经理孙凯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为实现中欧班列充分提质增效扩能,我们近年来在天津港航运中心专门设立中欧班列业务受理点,以路港联合办公室为依托,提供一站式服务。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货物的稳定发运,有力保障了国际物流通道畅通。”

  安春磊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2013年7月18日,当时31岁的安春磊被选为首发司机,完成了首趟郑州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万里之行的“第一棒”。此后六年间,他一共开了865趟中欧班列。“中欧班列(中豫号)最初每月开行1列,后来每周9列;时速从80公里到120公里;货物品类由单一橡胶制品到服装、汽车、机械配件等上万种产品……”如今,回想起和中欧班列共成长的历程,安春磊激动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自己能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感觉工作很有意义。”

  上海台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孔卫东切身体会到中欧班列(中豫号)十年间给中欧贸易带来的变化。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们原来只有5个人,现在90多人的团队专职做铁路业务,产品种类从原来的10多种到现在的200多种,运输量从原来的每年200个高柜到现在8000个高柜,增长了很多倍。”

  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国际列车成功开行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7.3万列、690万标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

  “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新阶段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欧班列率先探索,得到国内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成为近年我国开放成效的标志性事件。”

  王微认为,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成为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特别是加快沿边内陆地区扩大开放、促进中西部加快发展和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更好地促进国内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构建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中欧班列开行的过程中,得到包括不少欧洲国家、中亚各国政府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积极支持,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双边和多边的机制性安排,成功推动了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大幅增长和辐射带动范围的拓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贯通中蒙俄、中欧、中亚—南亚等贸易大通道的关键抓手,也为我国更好推动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和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案例。

  加快驶向更高质量发展

  “虽然整体外贸形势比较复杂,但今年我们还是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产品,都同比增长了60%,这适应了欧洲的市场需求。”孔卫东说,“特别是,今年中欧班列的速度比往年有所提高,到欧洲所需的时间更短,这让很多客户有了更好的体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通过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双向线路由每周1列加密为2列,运行时效稳定在12天。成都至波兰罗兹双向线路、德国杜伊斯堡至西安回程线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均压缩5天以上。

  如今,中欧班列冷链运输,可快捷装运荔枝、龙眼、火龙果等经济作物;“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农产品班列”“新能源汽车班列”等中欧班列(中豫号)优势特色名片,让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相连;广西柳州的中欧班列货物中,重型机械占97%以上,助力“广西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过去我国主要依托海运和空运沟通全球供应链,现在还可以依托跨境铁路运输沟通世界贸易,我国国际物流通道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欧班列的开行和发展,使我国内陆的开放达到历史新水平;既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也促进欧洲新市场的开发;围绕中欧班列枢纽的加工基地等产业新布局有了良好基础和机遇。“未来,要从政策引导变为市场引导,加快线路多元化和班列的可持续、智慧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国际通道的竞争力。”

  王微建议,需要加快释放中欧班列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规模网络运输潜能,统筹运输行业、地方政府、国家等三个层面价值创造和利益获取,串联沿线核心枢纽节点,促进国内枢纽发展由运量竞争转向发展能级的提升,密切中欧班列及其枢纽与经济产业、贸易金融的联系,发展通道经济,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和振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中欧班列已成为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随着补贴退坡,中欧班列将进一步市场化。未来要进一步提高去回程平衡,提升中欧班列通道和口岸运输能力,推动中欧班列与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打造“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运输服务网络。

造福世界 “钢铁驼队”谱写“丝路”新传奇

推荐阅读:

长三角去年专利质押融资额占全国近半

橡皮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金融赋能“新消费”,平安信用卡“全城天天88”再掀娱乐营销浪潮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