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弃在黎明前!政策底之后这些市场底信号也出现了
2023年5月以来,上证指数自3400点位震荡回调,一度下探至3100点以下。今日A股尾盘上演“深V大反转”,收复3100点。很多投资者在猜测,现在是底部了吗?
一个月前的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中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被市场认为是新一轮“政策底”的明确。以史为鉴,A股每一次“政策底”探明后,底部区间往往需要反复夯实,期间可能经历不断震荡。
前几次政策发力后,市场真正迎来反弹用了多久?过往“政策底”之后,“市场底”之前,又出现过哪些监管信号或市场信号?
复盘最近三次“政策底”到“市场底”,有何规律性?
回顾历史,2008年以来的十五年中,A股市场有过5次最典型的“政策底”:2008年9月、2012年6月、2015年7月、2018年10月和2022年3月。五次最典型的“政策底”中,“政策底”的确认通常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密集出台,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
在“政策底”确认后,沪指往往随即出现反弹,但市场底部的构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后续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力。如2015年7月,降准、降息与养老金入市的“政策底”之后,市场经历了供给侧改革方案的催化,在2015年8月迎来该轮“市场底”。
华鑫证券分析师杨芹芹表示,复盘近两轮典型的政策底到市场底的过程,政策底均由重要会议明确。通常政策底与市场底间隔 1-3个月,多有全面反弹—震荡分化—底部夯实三个阶段。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近三年内发生的市场“政策底-市场底”变化,呈现出更强的参考性。自 2021 年年中起,A 股市场一共出现了 4 次“政策底-市场底”的信号,包括始于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本轮“政策底”。复盘时间线, 前三次政策底到市场底的间隔分别为 49 天、42 天以及 43 天。
杨芹芹表示,“政策底”后市场反弹回升、再回落、 最后重归上行周期的过程,多因交易层面扰动,政策密集公布期间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快速反弹开启,但在获利盘累积后,由于市场存量大环境并未打破,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市场再陷调整,直至底部出清和基本面边际改善。
本轮政策持续发力已经“在路上”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被视作本次“政策底”的开端。
沪指离“市场底”还有多远?机构这样看
近期,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机构从各类交易特征观察,表示市场已呈现出多种底部特征。华西证券、民生证券、国海证券则提醒投资者注意“政策底”之后市场的双重探底特征。
在财信证券更为具体的预测中,从市场底与政策底1-2个月时间差、100到150点的点位差规律来看,本轮“市场底”可能在8月底至9月底出现。民生证券策略首席牟一凌建议投资者:不应放弃在黎明之前。
曙光到来前,还有哪些底部信号?
根据机构观点,还有一切其它的“底部”信号值得关注。其中有两个关乎全市场的信号最为明显。
上市公司与基金“回购潮”,夯实市场底
近日,随着监管密集发声,A股掀起新一轮上市公司“回购潮”。仅8 月以来就有超过 200 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购,规模超 370 亿元。投资者更关注回购潮背后的积极信号。因为自2010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潮”和基金、资管的“自购潮”,往往和“市场底”如影随形。回顾过往市场,上市公司的回购潮往往来得比“市场底”更早。
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回购潮”,发生在2022年四季度。2022年10月14日,证监会宣布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部分条款。随后,多家上市公司加入股份回购大军,使2022年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迅速突破1000亿元。
也是在2022年10月上市公司“回购潮”后,沪指由10月31日的低值2885点,最终回升至2023年3月6日的阶段最高点3342点。
数据显示,2022年基金公司也发起过三波“自购潮”。每一波自购风潮,与上市公司“回购潮”时间基本重合。去年,公募基金的自购金额合计超过百亿,创下历史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自购”却并非收益护身符。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公司持有旗下基金份额超过2000万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127只(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这之中仅有33只基金今年以来实现了正收益。
蓝筹ETF申购中的底部信号
此外,据兴业证券张启尧团队表示,从四大蓝筹ETF净申购情况来看,当前市场也已处于底部区域。
参考历史经验,每当A股快速下跌时,投资者往往加大申购四大蓝筹ETF,而随着这四支ETF净申赎金额逐渐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市场大概率也将迎来回升。目前,自7月以来,四大蓝筹ETF的净申赎份额加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