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屏!龙头飙涨,股民人均赚超14万
周五A股继续下探,反倒是医药股再次集体走强,医疗服务以2.71%高居行业涨幅首位,生物制品(+2.49%)、医疗器械(+2.15%)、化学制药(+2.11%)、中药(+1.49%)等也纷纷跟涨。
01
医用耗材集采又来了
从细分方向来看,医疗器械周五相对强势,板块指数全天大涨2.15%。个股而言,电生理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微电生理-U大涨10.35%,市值一天增加9.69亿元,按其0.67万户股民计算,人均持仓市值增加超过14万元。
此外主营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山外山;主营内窥镜(硬镜)镜头、光源模块的海泰新光;国内数字化X线探测器龙头奕瑞科技;康复设备龙头翔宇医疗;内窥镜(软镜)国产龙头澳华内镜等也在周五纷纷大涨。
消息面上,9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明确将进行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其中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类)产品可自愿参加。
虽说集采意味着价格的降低,比如此前3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带量采购(包括冠脉支架、骨科人工关节和骨科脊柱类耗材等),集采后相关产品平均降价超过80%;但在多位分析师看来,随着医疗器械集采的持续深入,“以价换量”改变了医疗器械开拓难、销售难的局面,医疗器械行业反倒迎来了积极的变化:一方面,本土企业抢占跨国企业市场份额,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相关产品的销售成本直线下降,企业利润空间提升,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产品研发,助力国产品牌顺利突围。
02
何为人工晶体类耗材?
而此次被点名的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经手术植入眼睛代替摘除的天然晶体的人工透镜,通常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襻组成。而人工晶状体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信达证券研报指出,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按照80%的白内障发病率计算,我国6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人数约为2.11亿人,市场潜力极大。
爱博医疗在其招股书中曾表示,2016年我国白内障手术量为285万例,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625万例。而中金公司测算,到2025年我国白内障手术规模将达到339亿元,2020-2025年间CAGR约10.3%。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工晶体市场由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代表品牌有爱尔康、强生视力康、博士伦、蔡司等,国产品牌的代表则包括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03
啥又是运动医学耗材?
至于运动医学类耗材,根据此前网上流传的信息来看,本次纳入集采的相关耗材包括软骨固定钉、软组织固定钉、可调式固定板、不可调式固定板、人工韧带系统、半月板修复移植系统、关节镜配套系统等。
事实上,在不少机构看来,与名气更大的骨科耗材相比,运动医学耗材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中国运动医学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到4.1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3%。而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92.5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4%。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运动医学耗材主要被施乐辉、强生、锐适为代表的外企占据。而西南证券研报表示,国产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布局运动医学领域,产品线较全的国产企业包括北京天星、凯利泰、德美医疗、杭州锐健等。此外,方润医疗、运怡医疗、大博医疗、威高骨科等也涉足运动医学相关产业。
04
医药股否极泰来?
本周来讲,医药股相对强势,医药生物指数累计涨幅为4.25%,位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首位。可以说,在经历长时间大幅度的回调之后,站在当前时间,越来越多的机构看好医药股。
一方面医药板块的业绩正在好转,今年第二季度的板块业绩增速虽然下滑了13.31%,但相较第一季度却是收窄了14.2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板块估值也明显回落。9月15日的板块最新估值为25.66倍,而2020年7月底8月初的时候一度超过60倍。
中泰证券认为,当前医药板块动态市盈率估值已经接近2018年三季度的水平,底部充分夯实,建议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从产业发展趋势角度,把握主动积极布局。
浙商证券则表示,整体来看,医药估值和持仓仍处于历史低点,投资者在底部震荡中待医药板块催化。在医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药、配套产业链、创新药械处于复苏新周期、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的多周期共振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投资主线。
还有不少机构从人口老龄化角度认为,医药板块长坡厚雪的特征并没有改变。据国家统计局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例或将超过30%。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