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媒:油价冲击为何并未发生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11月18日刊登题为《地缘政治正在失去其恐怖性,石油价格并没有如沙特所愿》的文章,作者是格拉尔德・霍斯普,内容编译如下:
事实证明,发出石油价格冲击的警告为时过早。当哈马斯一个多月前袭击以色列时,1973年阿拉伯石油国家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的记忆再次浮现。当时,石油国家站在埃及和叙利亚一边,而这两个国家出人意料地袭击了以色列。由于禁运,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今天的情况看起来却完全不同。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最近不得不多次解释为什么石油价格目前处于疲软阶段。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非但没有冲向每桶100美元,反而跌破了每桶80美元关口。当被问及石油需求疲软时,他淡淡地说:“需求并不疲软。人们假装需求很弱。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诡计。”
这样一来,这位能源大臣就盯上了石油市场上的“投机者”――当石油价格从沙特角度来看走向错误方向时,这一指控就会被反复提出。但这也相当于承认了沙特之前的做法行不通:利雅得与莫斯科一起决定将额外减产期限延长至年底。供应短缺在一段时间内导致油价上涨。但现在氛围已经改变了。
这也与中东地区局势至今没有升级有关,尤其因为伊朗保持克制。对地缘政治的恐惧已经消散。与此同时,供需基本数据表明价格走弱。
目前世界石油储备的填充情况比前一段时间的预期要好一些。圭亚那、北海和美国的供应也超出了预期。与此同时,最近几周俄罗斯的出口也有所增加――与和沙特达成的限制供应协议相反。
大批分析师也忙于估计未来的石油需求。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预计将增加240万桶,达到1.02亿桶,创历史新高。然而,美国,尤其是中国的需求正在减弱。因此,生产国的前景不是那么乐观。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报告中也预计明年需求增长将放缓。这意味着石油市场的紧张局势将进一步缓和,这对司机和通货膨胀率来说都是好消息。然而,不利的一面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经济放缓。
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于11月底与俄罗斯主导的其他石油国家举行会议。这个模式被称为“欧佩克+”。应该有很多事情需要讨论。尽管石油国家很团结,但它们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目光主要集中在沙特。因为利雅得将产量保持在长期以来的较低水平,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高价格。
然而,这个沙漠国家正失去市场份额和收入,这也反映在经济发展疲弱上。因此,沙特内部再次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这将增加石油供应。这对消费国来说值得高兴。正如我们现在所知,虽然地缘政治和经济意外仍然可能发生,但油价冲击的恐怖场景似乎仍然不太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