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大咖澳门对话:湾区会展经济前景广阔,城市办展见证产业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费心懿 澳门报道
城市与主办方之间如何“双向奔赴”?不同城市之间如何因地制宜地协同?城市的若干要素如何赋能产业经济发展?
12月7日,“粤港澳大湾区会展旅游经济分论坛”在澳门召开,在以“会展城市谈”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澳门会展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珠海市会展旅游业协会副会长、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何宇,振威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CEO邓小辉共同出席圆桌对话环节,圆桌对话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华恺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许锋担任圆桌主持人。
城市与主办方的换位思考
“大湾区会展经济充满了想像空间。”许锋简明概要地谈到。
围绕“如何有效助力会展城市发展?”,何海明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换位思考、扬长避短、补齐短板。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城市要与会展主办方之间要换位思考。主办方选择会展目的地时往往会关注产业支持、交通便利、气候条件以及政府资助,而城市也应积极呼应需求。谈及区域合作与补齐短板,何海明认为,“区域合作让我们更能够扬长避短,现在澳门推动‘1+4’,就是综合旅游之外融合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和会展商贸。澳门正在致力于用澳门特色打造‘大会展’的概念,融合会议、展览、节庆、赛事和演艺。”
值得一提的是,以澳门打造为演艺之都的方向为例,已累计有1200场演艺项目在澳门举办。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张学友演唱会为澳门所带来1亿元多直接效益和几十亿元的间接效益。“澳门就是因地制宜,做出自己的特色。”何海明强调。
作为大湾区另一重要城市,珠海近些年在会展经济上也在打出“组合拳”。
何宇认为,一个城市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产业的发展、对会展业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只要找准城市的发展脉搏,在此基础上去找对应的、合适的主办方,邀请他们办会、办展,是有很多机会的。”
“关注市场,关注未来的趋势和发展前途,办会、办展之路就会更加顺畅一些。”何宇概括为,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有的城市的旅游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可能在会展政策方面需要更多以会展为抓手和渠道吸引更多的客商过来。而有的城市是制造业当家,因此每个城市根据自己要发展的产业基础进行综合评估来制定策略。
邓小辉从办展公司的角度提出了办会选定城市的逻辑。邓小辉表示,“实际上我们去的每一个城市,第一看重的就是城市的产业有无创造国内最大或者国内前三展会的前提。”
邓小辉还补充道,“政府对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支持与否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政府对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有没有建立新的大展馆;二是看政府给予多少扶持政策的补贴,细化到不同展馆面积、不同成熟度展会的标准如何;三是看重城市的营商环境,公安、消防、防疫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城市会展经济新风向
事实上,各个城市的会展经济也于不断发展中演进。何海明谈到,澳门政府正在将会展推向市场化。澳门政府致力于推动会展业的“五化”发展,即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
何海明介绍,在市场化能力上,澳门的六大国企作为赞助商的支持,这就是澳门具有的特色。“澳门政府不单只是邀请主办方考察场地,也有推出很多附带设施来发展‘会展+旅游’的模式。客商来到澳门以后由政府提供免费的社区计划,引入世界遗产景点,还能综合提供支持的措施。”何海明补充。
邓小辉则从城市对会展业的态度切入剖析发展之道。“要想把会展做好,要在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去做,但因城市和选择的项目而异。”其所率领的振威国际会展集团每年有近100个项目,其中50%是已完商业化、市场化的模式自办展。
“我不认为某个城市仅仅是给了好的会展资金就一定可以把会展办好。但我同意的是,会展产业结合资金的扶持,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市场经济结合政府引导的模式,把会展做大。”邓小辉强调。
邓小辉还表示,其在承接政府项目中也体会到,政府办会、办展的目的第一是宣传城市、打造城市的名片,第二才是突出产业。
许锋也谈到,今年市场生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启迪着会展业和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士,必须需要重新认识行业。许锋认为,“会展业除了帮助城市招商引资、外贸出口、拉动消费、带动就业这些主要功能之外,还将有新的延伸。”
何宇认为,会展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满足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希望。何宇介绍,珠海市的一大特点是“百岛之市”,也年轻人的梦想之地。珠海拥有260多座岛屿,多个岛屿享有海钓和海洋资源。
何海明认为,会展业还包含社交功能,例如技术交流、学术交流也是典范。“今年我们非常成功地竞投到21个受官方认可的国际会议,主要是在澳门,很多都是国际学术会议。”
此外,何海明还分享了澳门会展业的另一前瞻规划――减碳节能。“澳门很早就开始践行绿色会展,成立低碳协会,关注碳排放到碳捕捉、碳中和。澳门的很多展会,包括环保展、MIF都已经成为碳中和展会,这使得澳门成为一个绿色低碳的中心。”
探究湾区会展旅游新格局
诚然,本次圆桌对话环节上的一个共识是,本次大湾区服贸大会正是一个区域性、国际化的会议及展会的典范。大会的主会场和分会场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共同举办,嘉宾共襄盛会。
不过,许锋也直言不讳地提及,尽管大湾区会展旅游充满了想像空间,但粤港澳这三个地方也存在竞争。“我们经常会说三个地方差异化发展,其实差异化发展是比较难的,因为缺少协调机制。”
何海明是这样理解大湾区城市间的会展旅游的协作机遇的,其概括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澳门与横琴特区的十六个字方针联动是很好的借鉴,即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
“之前我们跟深圳举办过一场比较文学大会,深圳近千人参加国际大会要到外办批,后来将上百人的执行团队落在深圳,一千人的大会放在澳门召开,形成互补和联动。”何海明认为,大湾区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城市需要对自己的发展定位,彼此之间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成果共享。
何宇也赞同,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澳门、横琴还是珠海都提倡“一会三地、一程多站”项目,政策是支持的、前景是广阔的,所以未来协同的空间巨大。
近年来,国内会展城市发展迅速,软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尽管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但营造良好的办展环境、借助政策和文旅服务、提供差异化竞争思路是会展城市的必由之路。更值得关注的是,会展城市也不能错失个中细节――提高软硬件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出台相关政策、注重文旅服务的提升以及深入了解市场及参展商的综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