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丨专访ADI中国赵传禹:中国市场不仅带来商业回报,更能激发创新

博融之坚 2023-12-25 5.79 W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上海报道 

在近一年来的半导体下行周期,汽车和工业成为其中为数不多持稳,甚至仍有一定成长性的细分下游行业。

中国的这两大类市场也在高速发展,并在某些细分领域开始领跑。这也吸引着半导体供应链厂商,在当地扎根落地,充分与产业链间扶持共生。

近日,全球模拟芯片巨头ADI(亚德诺半导体)的中国区副总裁赵传禹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ADI进入中国市场已近30年,在持续深化对当地的团队建设和客户支持。中国市场对ADI而言不仅是能带来商业回报,也能进一步激发创新。

面对当前承压周期中的竞争压力,需要一面保持创新活力,一面与客户共同寻求更优解。由此,ADI早已不是单纯的模拟芯片大厂,而是早有数字芯片相关产品,并将触角开始延伸到软件算法建设方面,希望在未来十年,可以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ADI中国区副总裁赵传禹,图源:受访者提供)

扎根近三十年

《21世纪》:请简单介绍ADI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贵公司是否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

赵传禹:ADI是一家创立于1965年的企业,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近30年时间,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中国市场改革开放的精彩过程。

从最早在北京设立分公司,随后逐步拓展到上海、深圳等中国更多城市,到今天,ADI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产品、销售支持、服务的全方位完全网络。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是2019年,ADI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中国产品事业部,依托于此,我们可以在中国市场完成从需求调研、产品定义、设计验证、交付、销售支持等一条龙服务。

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丨专访ADI中国赵传禹:中国市场不仅带来商业回报,更能激发创新

在2020年,再把中国运营主体升级为亚德诺投资有限公司,作为ADI在中国投资运营的总部型机构。这意味着ADI在中国市场长期投资的决心。

《21世纪》:在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中,对贵公司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赵传禹:ADI在中国发展这些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们非常受益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而且我们对客户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感同身受。

作为一家总部在美国的半导体公司,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最初是销售基于海外市场需求所定义的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中国客户的研发能力日新月异。我们不仅局限在销售标准化产品,更多是要根据当地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做全新定义。

如今中国市场的客户也在走向海外。那么我们为中国市场定义的产品,已经可以提供给海外客户。在我看来,中国市场对ADI而言不仅能带来业务回报,更重要是可以提升创新能力。

今天在电动车领域,中国厂商已经走到全球前列,我们几乎和中国所有电动车领域的整车厂、一级供应商都有紧密合作,通过提供创新的音视频技术,推动实现沉浸式座舱体验。由于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在这里取得的成功,未来一定可以赋能海外,与更多客户谱写同样的成功故事。 

《21世纪》:ADI如何看待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

赵传禹:ADI选择目标市场,包括工业、汽车、通信、医疗、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都会有长期投资的决心。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政府致力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并且在有目的地推动数字转型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因此对ADI来说,会在市场指导下,选择未来5-10年可见的热点行业,确保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与客户共同创造无法想象的东西。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中国的客户开始走出去,同时我们在海外的世界500强大客户也在更深入地走进来,我们相信在这种走出去和走进来趋势推动下,ADI将更好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用本土研发的支持力量,确保客户可以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得更快更好。

竞争中寻路

《21世纪》:在当前半导体行业承压期,ADI该如何寻求突破?

赵传禹:我们和同行都在探讨半导体行业面对的下行周期问题。坦率地说,过去半个世纪来,半导体行业都是在起起落落中发展。

ADI成立至今已经超过50年,我们相信有足够穿越周期的能力。在我看来,下行周期中反而更加需要苦练内功。

下行周期更考验我们怎么跟客户走得更近、怎么可以更快更准确解决问题。同时保持技术创新节奏、坚持立身之本,始终与客户开放合作。那么走出下行经济周期,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21世纪》:ADI与其他模拟芯片厂商有什么差异化发展路线?

赵传禹:必须要面对市场竞争的现实,现在我们确实看到市场出现降价、清库存等现象,对我们带来竞争压力,但这就是经营常态。

ADI从来欢迎竞争,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让行业整体繁荣。所以每次遇到价格竞争、库存高等问题,我们会思考挑战的本质是什么。

举例来说,ADI专注在高性能产品上,那么今天客户是否也会因竞争,要有具性价比的产品?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价格问题,还不如说是产品自带的问题。

当客户关注库存和成本时,往往是基于整体运营考虑。对我们来说,要考虑除单片价格外,哪些地方可以帮助客户降低开发费用、库存费用、运营成本。

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某个芯片本身价格的高低,而在于大家用什么样的配合模式。比如我们会让客户在导入新技术的时候,能够一起去诊断问题,怎样在系统层面更具效率与效益,以实现整体成本更低、更有竞争力。这会比简单降价更有长远意义。

《21世纪》:ADI如何应对中国市场越来越多初创公司涌现的竞争环境?

赵传禹:在我看来,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在电子信息系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都要做好不断面对挑战的准备,想尽办法保持自己的优势,继续推陈出新。

比如ADI已经开始用AI技术进行芯片创新,即便是模拟芯片,也会跟数字芯片一样,越来越多强调芯片配套的软件和工具。我们在进行很多类似的新尝试。

相信对行业其他伙伴来说,每家都在自己最适合的定位中找到可以发挥的空间。所以ADI欢迎竞争,最终也可以让客户和市场获益。

《21世纪》:AI技术将如何为芯片创新带来增益?

赵传禹:我们把AI技术创新用于硬件设计方面,当然现在还在早期阶段。不过我们发现客户也在用AI相关技术去做硬件、软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创新,ADI就要保持跟客户一致的节奏。我们会去探讨AI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提高效率、降低出错概率,从而提高系统性的可靠性等。

因为ADI希望投身的产品太多,AI技术可以配合工程师提高产品开发效率,这也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向。

从硬件到软件

《21世纪》:ADI为什么强调数据处理的重心从云端转移到边缘端?

赵传禹:过去十年,云计算扮演了(数据处理的)主要推手,未来我们认为边缘计算、边缘智能,发挥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原因在于:

第一,如果所有事情都寄希望于云端处理,返回到边缘层告诉执行的结果,那么整个流程的时间开销就很长。

但很多场景需要短期内就有数据处理的结果反馈,比如在工业制造产线要保证产线吞吐率;智能驾驶场景无法容忍车内摄像头侦测的数据要反馈到云端再提示刹车。边缘智能可以很大程度上给最终用户提供一个低延迟、可靠的体验。

第二,通过边缘智能和计算,可以很好保护数据隐私性、安全性。当数据感知、传输、理解,到形成决策、采取行动,都在边缘侧发生,所有的数据就不需要做不必要的传输上云和备份,就减少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边缘计算是解决能耗问题的出路。仅在目前阶段有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超过三峡大坝的所有发电量总和,如果整个社会越来越希望拥抱智能化生活、拥抱工业4.0,那么未来数据吞吐量会是指数级地增加。假如都依赖云端计算,不谈硬件扩容和硬件升级带来成本,仅是产生的能耗,地球可能都无法承受。

如果我们让许多信号感知、索引、决策都发生在边缘侧,而不需要耗费额外的带宽和算力在云端,那么一定会为绿色环保赋能。

《21世纪》:边缘智能可能对边缘算力提出更多要求,目前手机和汽车还能够承接较大算力,但其他IoT类边缘终端可能面临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赵传禹:我个人理解,边缘侧的计算和智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跟云端不同。

往往不需要在边缘侧做云端那种复杂计算,每个智能设备,无论是工厂产线端还是实时健康检测的可穿戴产品,往往是用于解决特定任务。那需要的计算能力也许不是庞大的GPU模组才能完成,业界为此做了很多探索。

无论是数字芯片还是模拟芯片厂商,包括与我们合作的软件、算法客户,大家都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很多有趣、实用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距离万物互联那一天已经很近了。

《21世纪》:在这个被称为“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对ADI是新挑战还是带来赋能?

赵传禹:我们认为是一个巨大机遇。例如ADI在近期展会上展示的车内软件,是纯粹的软件产品,而且已经把软件成功发布到量产车上。对我们来说,软件是今天提供给客户解决方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如在通信领域,我们提供的产品中,已经自己编写了超过1亿行软件代码。这相当于把产品设计的复杂度,从客户手中接下来放到自己肩上。无论产品的复杂度是来自模拟设计、数字设计,甚至依附于芯片上的软件设计,相信这样做对客户的产品创新会带来价值。对ADI来说,也是未来能够跟同行实现差异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