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服百亿市场催熟“妆娘”“簪娘”新职业

博融之坚 2022-11-21 8.73 W阅读

  中新社长沙9月12日电 题:中国汉服百亿市场催熟“妆娘”“簪娘”新职业

  作者 张雪盈

  “汉服妆容与日常妆容的最大区别在于眉眼,眉毛以柔美纤细为佳,眼影以橘、红两色居多。”晚间十点,孙珊一边收拾化妆间,一边向记者介绍。不同于其他“打工人”,在中秋、元宵一类的传统节日中,孙珊不仅没有休息,反而更加忙碌。

  “今年中秋前后,接了二十来个订单,穿上中华传统服饰过中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今年29岁的孙珊是一名“妆娘”,自己创办了一家国风摄影馆,为汉服爱好者提供化妆造型、服装租赁、写真摄影等服务。

  孙珊打小就爱中华传统服饰下的造型之美,用她的话说,没有女孩能抵挡那些美好的东西。大学毕业后,她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新媒体运营等职业,但始终无法放下心中的“汉服梦”。三年前,经反复考量,孙珊毅然辞职,开始开办自己的汉服馆。

  “做我们这一行的大部分是出于热爱。”谈及自己的辞职创业,孙珊说,当今中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只要愿意付出劳动,基本都能解决温饱问题,失败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大降低,这是她踏出第一步的底气所在。

  如今,簪发持扇着汉服正成为年轻人“出街”的新潮流。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向他人推介汉服,使小众文化逐渐“破圈”,促进汉服经济发展。据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2022年,汉服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25.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4%,2025年有望达到191.1亿元。

  崭露头角的汉服经济,吸引了一批汉服爱好者的目光,逐渐成为创业新热点,并催熟了原本不被看好的相关职业。“妆娘”孙珊所提供的化妆造型服务,仅为其中之一。

  26岁的小林是一名“簪娘”,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完成业务,客人将心仪发簪样式图发送给小林,经双方沟通确认后,小林便在自家开辟的小小工作室内开始制作,成品由物流送到客人手中。

  “会有一些做好的成品供客人挑选,也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私人定制。”小林介绍说,“我本身是美院毕业的,在学校的时候会跟视频做一些小簪子,起初是做着好玩,后边也迷上了,就开始专职做‘簪娘’。”

  为积攒人气,小林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简易发簪的制作教程,收获了九万多名粉丝。“现在找我订制发簪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最高的一个月有两万多元。”

  “我还将汉元素融入一些日常发簪的设计中,也十分受欢迎。”当问及是否认为汉元素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时,小林说:“传统服饰本身就是小众市场,发簪质量重、款式繁琐,穿戴的场合有限,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相反,带有汉元素的现代简约发簪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容易打破小众文化壁垒,增加曝光度。”

  与小林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90后”改良汉服设计师思源。“我做汉服设计已有6年,起初两年,我的设计方向主要为传统汉服,现在侧重于汉元素常服。因为后者的面向范围会更广,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更好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

  身处行业多年,思源对汉服市场的发展变化有着更直接的体会。“以前一张设计稿大概在600元左右,一次性买断;现在不仅有首笔稿酬,还会根据后续销量算提成,这正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要求提高所带来的。”

中国汉服百亿市场催熟“妆娘”“簪娘”新职业

  汉服市场的广阔前景也使资本方投资意愿不断提高。2020年9月,汉服品牌“重回汉唐”相继完成两轮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2021年4月,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关联公司杭州达哉文化有限公司获得A轮过亿元融资。

  “我入这行时,身边挺多人反对的,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入行。”思源说,这两年来,时不时能收到学妹想与她共事的私信。提起未来,思源希望能早日开办属于自己的汉服工作室,设计出更多人喜爱的汉服,向大众推介汉文化。(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