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国开局,为什么红兴隆是农业样板?

博融之坚 2023-08-14 7.22 W阅读

8月初的北大荒,是夏秋交替的季节。

因粮而生又因粮而兴,端牢“中国饭碗”、盛满“北大荒粮”的北大荒处处充斥着稻谷生长的气息。

而有着“中国农业公园”盛名的红兴隆一块块微微泛黄的矩形稻田整齐排列,微风拂过,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稻谷清香。

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中,哪些单位率先起势、率先领跑?

怎样进一步提升粮食品质,多种“质量粮”“效益粮”?

如今,红兴隆人又扛起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责任与使命,着眼国家战略需要,打造响当当的展示、示范、引领等“农业样板”,用垦区“红老大”的硬核担当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大和一小“双向奔赴”,推动农业提档升级,打造农业强国“展示样板”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伴着微微的秋风,站在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万亩良田的展示台上,视野瞬间开阔起来,“北大荒 中国农业品牌”“农业强国建设伟业”“守黑土护家园”等字样及飞机航化、大熊猫等稻田画、玉米画映入眼帘、一览无余,一派壮美的丰收图景震撼人心,深纵地展示了友谊农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大气风范与高远厚重。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对于在垦区一直“走在前、做示范”的红兴隆来说,不能在传统农业中徘徊不前,只有在大场及小场中独辟蹊径,实现农业提档升级,才能不负“大局担当”。

为此,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在推进红兴隆发展新模式进程中,将农业作为根本,并把友谊农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佳南实验农场“北大荒现代农业庄园”的“一大一小”项目建设作为建强农业根本的主要“法宝”,成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进程中的“样板田”、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农业改革的试验田”。

红兴隆分公司基于现代农业基础和友谊农场“天下第一场”的规模优势、生态优势、科技优势、文化优势,集聚优势资源、集中科技力量、集成先进技术措施打造友谊农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有了明确的目标,还须有清晰的思路。

为此,友谊农场现代化示范区“1152”工作思路新鲜出炉,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主线,重点建设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园、农文商旅融合文化园、白鹅产业集群发展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现代农业设施示范园、黑土保护“北大荒模式”研究中心、国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究中心,统筹推进重点项目20项的发展规划也一步步推进。

对于一直保持示范引领姿态的红兴隆来说,示范就要有示范的样子。

如今,走进友谊农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演绎了一处又一处农业现代化的精彩片段:黑土地保护、智慧农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高精尖技术同步登场;白鹅养殖基地已成为一个个“托鹅所”“幼鹅园”“游泳馆”,农副产品已坐上“畅销车”,友谊历史文化纪念园、国家“AAAA”级景区北大荒农机博览园、中国农机现代化发源地生动诠释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文化内涵……

五九七农场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李岩随参观团到友谊农场参观智慧农业生产后,深有感触:“在智能田埂、智能控制闸门、水位计、测流箱等智能灌溉设备,能真正实现灌区的灌排一体化。回去后我们也要学习友谊农场智能经验,推进智慧农业生产进程。”

佳南实验农场耕地面积仅有4.6万亩,也是红兴隆境内面积最小的农场,在农业高质量中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家底儿较薄等不利因素。

放眼大农场做好示范引领工作,小农场土地增产已成极限,怎么出效益?

红兴隆党委书记唐立华带领党委一班人通过多次调研论证中求出最优解:土地有限用法无限,资源有限发展无限。从最少土地中要最大的效益,向平方米要效益,这也是红兴隆破解小资源实现大效益瓶颈的“公式”。

为此,红兴隆挑战极限,利用佳南与佳木斯市毗邻的优势,将产业链主动融入到都市圈的整体发展布局中。创新“佳南有我一份田”项目,打造了67份田,每份面积2分地,平均每份售价4000元,并完成100%的认领。合计收入26.8万元,每平方米收入30元,真正实现了“向平方米要效益”。

“每份田(面积2分地)翻地备垄、种苗等费用1400元,每亩成本7000元,如果按旱田地计算,每亩收入600元,每平方米收入0.9元,对比下来,每亩利润增加12400元,整体利润增加166160元,每平方米效益提升21.6倍,真正激活了‘1+n’的多重效益!”佳南实验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学亮给我们细算了一笔账。

在惊叹之余,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在红兴隆,“一亩三分地”也照样种出“金饽饽”。

科技与创新“同频共振”,打通乡村振兴活水,打造农业强国“示范样板”

在实现“十九连丰”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高位增产?

红兴隆分公司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农业新课题,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将科技集成作为三大作物高产提升的重要法宝,践行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向科技创新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在遵循农业科技规律的基础上,牢牢掌握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把标准化落实到农业生产全环节全链条,大幅提升分公司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接过攻克“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难题的北兴农场率先行动,全面推广“两化两管一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在大豆“三五”早播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组装深松整地、三秋作业、精选良种、钼酸铵拌种等关键措施。得益于成熟的科技,今年,大豆播种提早10天左右,全部高标准播在了高产期。

“有高科技护航,今年大豆整体长势不错,比普通种植增产5%—10%。”跟黑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北兴农场种植户张军林感叹道。

二九一农场示范园集成组装水稻栽培适用技术,积极应用履带拖拉机水整地、宽窄行高速插秧、节水灌溉、分段收获等十项技术,综合亩节本129元,实现种植户节本增收。

通过28项技术集成,为今年分公司粮食平均单产提升3%以上,粮食综合产能突破93亿斤打牢了科技基础。

“加法与减法”双轮驱动,确保黑土粮食安全,打造农业强国“引领样板”

近年来,红兴隆分公司推行和落实了一系列黑土地保护措施,耕地面积持续巩固并有增长,粮食产量获得“十九连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客观上,分公司也存在黑土耕层变薄变瘦变硬等风险,对高质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影响,从严从实抓好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且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对于一直致力于黑土地保护工作的红兴隆来说,做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三减”工作才是端牢中国饭碗、让黑土生金的“王道”。

为此,分公司从“加法”着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标准,完成“六个替代”和“六个全覆盖”任务,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稳步提高。推广“等高线”环播种植等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每个坡耕地农场至少建设1处示范点。

高环播、白浆土改良、侵蚀沟治理等12项黑土地保护措施纷纷落地,置换地下水1.4亿立方米,投入资金4467万元,开展格田改造64万亩,有效释放土地面积1.8万亩。

分公司做优“减法”文章,以“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理念,积极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提升科学施肥用药水平,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强国开局,为什么红兴隆是农业样板?

八五三农场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为出发点,在“减”字上大做文章,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14.2万亩以上,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17万亩,坚持稳定地表水灌溉面积,通过100%智能喷雾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减肥、减药、减除草剂,落实“三减”示范面积30余万亩。

通过“加法与减法”的运用,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黑土地则以累计增效5900万元的亮眼成绩单作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