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态势明显 机构预测全年增长率或达5.4%

博融之坚 2023-10-02 8.77 W阅读

  中秋、国庆“双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为活跃消费市场,商务部近期组织开展了“金九银十”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重点领域,商务部还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出台支持汽车后市场发展等一批政策举措,为消费加快恢复增添动力。

  尽管此前市场对“中国经济是否会日本化”的话题有诸多讨论,但随着“双节”的来临,以服务业等为主导的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这改善了经济增长预期。市场预计,如果消费能保持高于GDP的增速,那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速仍会保持不错的水平。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聚焦政策的可持续性,国家在鼓励消费、加大投资和稳定房地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扶持政策,这有利于增强就业,保障居民收入。

  “从我们的观察看,8月以来,一个重要的信号是CPI和社零增速同时出现由降转涨的情况,这说明政策效应正在逐渐释放,从消费信心、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来看,经济的企稳回升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也有极大提振作用。”叶旻说。

  通缩担忧减弱

  每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消费旺季,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为提振消费,各地纷纷制定方案,出台政策措施促进消费。

  黑龙江省商务厅近日发布消息称,9月~10月,黑龙江省将开展“约惠龙江秋荟优品”系列促消费活动。活动聚焦汽车、家电、食品、百货、服装、成品油、手机通讯、餐饮等领域,同时将发放5000余万元的消费券。

  与此同时,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北京市将推出“月光下的北京”城市夜游指南推荐榜评选,活动广泛征集北京夜间各类文旅资源要素和新业态,如旅游景区、民宿酒店、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演艺新空间、夜市商圈、文体活动、露营经济、水岸经济等,以凸显北京夜经济活力和夜生活繁荣景象。

  除此之外,重庆市14部门联合印发相关通知,提出12条措施促进和扩大家居消费。伴随“双节”的来临,针对文旅消费和大宗消费,各地相继发布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以此提速消费引擎。

  市场普遍认为,这些举措的出台对提振消费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市场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通道的担忧。

  叶旻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呈下降趋势,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月达到顶峰之后也一路下滑,这引起了市场的担忧。但进入8月以后,随着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供求关系得到改善,CPI和社零增速同时出现由降转涨的情况,这改善了市场预期。

  “我们知道,CPI代表着消费者的信心和市场需求,相比通胀,紧缩可能对经济的影响更大,但结合近期出炉的多项经济数据,我们认为市场信心正在回暖,而预期的改变也对经济提振具有正面引导意义。”叶旻说。

  通常情况下,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随着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也会逐步增强,加上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我国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回升并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平附近。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仍然是在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综合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因素一块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经济增速预期

  事实上,随着政策组合拳效应逐步显现,8月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多数指标边际改善,积极因素也在累积增多。

  以结构调整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基础设施等投资增速比总体水平分别高2.7个、3.2个百分点,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比整体的水平高了8.1个百分点,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丛亮表示,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正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展望未来,德勤最新的调研指出,考虑到全球利率将见顶回落,美元升值周期进入尾声,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或将有所改善,对中国而言,考虑目前仍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但2023年中国经济仍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56.1亿元,同比增长18.8%(折合8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此外,1至8月,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486.2亿元,同比增长6.1%;新签合同额8633.4亿元,同比增长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从反馈来看,外国投资者高度关注,参与热情不断提升,其中既有“看中”,也有“看好”。

  “看中的是,这一活动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有益平台,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营商环境,为各国投资者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投资中国畅通了渠道。看好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新机遇;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基础,因此愿意持续投资中国、扎根中国。”何亚东说。

  受此带动,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陆续上调对中国2023年GDP增速的预测,在他们看来,2023年中国将能够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甚至全年增长率有望达到5.4%。

  叶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比如经济放缓增长乏力、地缘政治风险等),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势头,整体看经济形势较为稳定,这对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有积极影响。

消费复苏态势明显 机构预测全年增长率或达5.4%

  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回暖的经济数据,不仅提振了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易纲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仍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要有信心和耐心。随着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居民会逐渐增加消费支出,进而创造收入和更多消费。

  易纲表示,从国际上看,消费从疫情中基本恢复需要1年左右时间,而我国目前才半年,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建议适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切实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共同努力推动今年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顺利实现。”其在署名文章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