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观点!吴晓求:中国的IPO和增发融资方面存在缺陷!
11月1日,2023中国企业并购重组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会上再次谈及了IPO的等相关问题。
他表示,“IPO的规则出了很大的问题,三年锁定期一过就减持了。这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十分有利,这个是不行的。必须把背后的问题找到,比如目前的减持规则有一定的不科学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吴晓求认为,必须要有一个财务约束,对于融资利润和分红要求的约束。“一家公司上市融了20个亿,那怎么也得创造与20个亿融资相匹配的利润和分红。”吴晓求举例说道。
吴晓求还指出,“只要有IPO排队,就一定有诱导,一定存在不公平的寻租行为。由此引发的超额利润、超额收益是不公平的。”
同时,他还指出,“交易所对注册制理解的有些泛化,把一些莫名其妙的企业上市。中国的IPO和增发融资方面存在着缺陷。依据不正确的规则做交易,不能说交易者违规。他没有违规,他是根据规则来交易的,但是可能这个规则本身是错误的。”(凤凰网财经)
11月1日消息,上交所恢复和特能源、新湖期货、湖州银行、东方科脉、鸿星科技、联亚药业6家企业IPO审核!大家的潜意识里,活跃资本市场=让A股上涨。绝对不是,监管的KPI一定是“金融服务实体”,而不是让大家赚钱(很扎心,但这是事实)。
说具体点就是,监管希望,A股能持续给实体经济“补血”,同时为了吸引大家积极参与,希望股市能给某些投资者(通常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带来回报。
但是怎么做呢?一定不是“长期限制IPO、增发配股”,也一定不是“限制做空、减持”等等,这些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本次会议之后,这些政策很有可能慢慢放松,因为它们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会议精神相违背。
客观来讲很多人挺失望的,但是金融行业天生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行业也就失去了价值,银行属于间接融资,股市属于直接融资,怎么可能不融资,哪个国家的建立股市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广大散户的诉求应该兼顾融资和投资,要加强IPO、融资等制度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止权力寻租,强化股市财富效应。
他表示,“IPO的规则出了很大的问题,三年锁定期一过就减持了。这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十分有利,这个是不行的。必须把背后的问题找到,比如目前的减持规则有一定的不科学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吴晓求认为,必须要有一个财务约束,对于融资利润和分红要求的约束。“一家公司上市融了20个亿,那怎么也得创造与20个亿融资相匹配的利润和分红。”吴晓求举例说道。
吴晓求还指出,“只要有IPO排队,就一定有诱导,一定存在不公平的寻租行为。由此引发的超额利润、超额收益是不公平的。”
同时,他还指出,“交易所对注册制理解的有些泛化,把一些莫名其妙的企业上市。中国的IPO和增发融资方面存在着缺陷。依据不正确的规则做交易,不能说交易者违规。他没有违规,他是根据规则来交易的,但是可能这个规则本身是错误的。”(凤凰网财经)
11月1日消息,上交所恢复和特能源、新湖期货、湖州银行、东方科脉、鸿星科技、联亚药业6家企业IPO审核!大家的潜意识里,活跃资本市场=让A股上涨。绝对不是,监管的KPI一定是“金融服务实体”,而不是让大家赚钱(很扎心,但这是事实)。
说具体点就是,监管希望,A股能持续给实体经济“补血”,同时为了吸引大家积极参与,希望股市能给某些投资者(通常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带来回报。
但是怎么做呢?一定不是“长期限制IPO、增发配股”,也一定不是“限制做空、减持”等等,这些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本次会议之后,这些政策很有可能慢慢放松,因为它们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会议精神相违背。
客观来讲很多人挺失望的,但是金融行业天生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行业也就失去了价值,银行属于间接融资,股市属于直接融资,怎么可能不融资,哪个国家的建立股市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广大散户的诉求应该兼顾融资和投资,要加强IPO、融资等制度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止权力寻租,强化股市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