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徐晓慧:马面裙如何展现“华夏”之“华”?

博融之坚 2022-11-17 9.06 W阅读

  中新社济南9月11日电 题:马面裙如何展现“华夏”之“华”?

  ——专访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晓慧

  作者 孙婷婷

  葱绿色暗花纱的裙身上,织有缠枝牡丹、菊花、荷花,双襕金织正蟒、行蟒和翔凤,间饰流云、海水江崖等纹饰。近日,一件明代马面裙——“葱绿地织金妆花纱蟒裙”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展出,吸引众多关注。

  中国古称“华夏”,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美誉。织绣精美的马面裙,作为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的主要裙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服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日,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晓慧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着装兼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要用“道器并重”的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服饰。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马面裙不仅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更绵延至今,备受当代汉服爱好者青睐。马面裙是如何产生的,缘何成为明清时代的主流服饰?

  徐晓慧:马面裙称谓及形制的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明代,马面裙因形似城墙“马面”结构而定名,并形成了由裙门(马面)、褶裥、裙腰、裙幅(裙襕)等元素构成的基本结构。其形制的演变过程,虽然与宋元明时期开衩打褶的“旋裙”“辫线袍”“曳撒”等相似,但个中承续关系尚不明晰,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面裙因“马面褶”而得名,但“马面褶”不仅限于马面裙的使用,亦不能只因“马面褶”这一共性就做出不同服制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有清一代,经历了民族融合和西风东渐的马面裙,又以“百褶裙”“凤尾裙”“鱼鳞裙”“襕干裙”等不同表现形式而流行于世。

  中国传统服饰本身就是多元融合的,汉族服饰中的下裳经过“大而能化”的学习吸收和改造消化,最终形成了明清时代流行的马面裙。其能够成为主流服饰并在当代复兴的原因,主要在于可穿性强和款式设计美观。可穿性是功能,款式设计是形式,一件功能与形式兼具、好看又好穿的裙式自然受欢迎。功能也是审美的一部分,真正好看的也是好用的。

  马面裙裙门开衩可以满足人体运动需求,腰间褶裥在适应人体臀腰差的同时,放大臀部以下空间,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顺应自然、强化身体和服装之间空间感的文化观念,达到了面料、款式、功能、文化之间的完美平衡。马面裙款式设计形式严谨而有法度,尤其是典型的马面裙门,居于人体之中,两侧褶裥对称分布,与色彩、装饰、纹样等共同呈现出“中正典雅”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

孔子博物馆展出的葱绿地织金妆花纱蟒裙。李明芮 摄

  中新社记者:服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礼制观念、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马面裙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些文化内涵?

  徐晓慧:受国际大牌追捧和国人青睐的马面裙,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涟漪。

  马面裙只是一个显性符号,以马面裙为代表的诸多中国传统服饰,在结构、工艺、材料、观念等方面亦具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中国古代造物是文明的容器,是哲学观念的物态形式。马面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节用、惜物”“器以藏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等精神观念。

  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以折代剪”服装制作理念的典型,腰部余量不进行裁剪,而采取褶裥的形式,以尽量少的裁剪和缝合来保证面料完整和服装的整体性。用更简化的方式达到更丰富的效果,并解决最根本的功能问题,是中国传统造物智慧,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用、惜物、慎术”的造物观。

明清时期的“朱红地缠枝纹暗花纱马面裙”局部。毛建军 摄

  明代马面裙与清代马面裙相比,除褶裥体量大、数量少以外,另一个特征是不利用特别的装饰突出和强调马面部分,甚至想通过装饰工艺的一致性将其隐藏。这与明代服饰更强调礼制有关,出于礼仪的考量,衣身两侧的侧摆可以遮挡内衣,同时使衣身看起来更宽大,体现了明代恢复华夏礼制的决心。

  马面裙发展到清末民初,两侧褶裥被梯形裁片所取代,一般称“襕干裙”。这可能受西方立体裁剪方式中“省道”概念的影响,将多余的缝份剪掉以产生服装内空间。虽然作为马面裙典型元素的褶裥不存,但梯形裁片在满足人体臀腰差的同时,更加平整和贴体,符合当时社会风气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用西方立体裁剪方式的同时,保留了马面裙外观效果,以适应时代需求,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观念的反映。

  中新社记者:中国元素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风”不断引领时尚潮,如何理解中国风与中国风格?

  徐晓慧:中国风不是中国风格,中国风的主体是西方,而中国风格的主体是中国。

  西方主体的中国风是指起源于17至18世纪欧洲的一种华丽繁缛,以西方想象的东方情调为主的装饰艺术风格。进入21世纪,中国风主要指以中国元素的借鉴和应用为主要风格的西方服装设计,但这些设计多只有中国之表。

  真正的中国风格关注的是中国文化本身,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和旨归,基于国际视野和当代生活,用物质形态设计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内涵,其主体是真正热爱并有志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人群。

  换言之,西方的中国风设计关注表面装饰,多停留在元素应用阶段,远没有上升到设计风格甚至设计哲学的层面,而中国风格设计关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累的内部结构和象征意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中国传统服饰虽然是平面裁剪方式,但并不轻视结构,很多结构设计极具巧思,就像木作中的榫卯结构,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中国风格服饰并非纯粹的传统化和民族化,完全可以用现代设计思维和国际设计语言来表达中国人的人文情感,用国际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提炼升华。中国风格设计不能停留在用元素来做设计的阶段,要上升到规律、风格和哲学层面。

中国当代集体婚礼服饰。胡肖飞 摄

  中新社记者: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审美不断碰撞互鉴,将为世界时尚界带来什么?

  徐晓慧:《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明交流互鉴是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仅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鲁迅先生曾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文化认同是文明互鉴的基础,我们反对的是文化挪用,而不是基于文化认同的借鉴与学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每个民族都可以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文化差异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中国的服饰审美曾一度陷入他者视角,失去自我,只有加强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交流与传播,认识到中国传统服饰审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才有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才能更好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对话和交流。

2020年,网络主播身着传统服装直播带货扶贫农产品。贾天勇 摄

  我认为,以马面裙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与传播,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正本清源、批评阐释、对外传播、文明互鉴。正本清源,从道和器两个层面出发,深入了解和全面梳理传统服饰的起源和流变,探究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的底层逻辑,做到“风筝不断线”。批评与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不但有利于传统服饰及其当代设计的正向发展,还能让普通民众了解和感受到传统服饰中蕴含的美感和哲学,增强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感知和自信。

  从对外传播方面来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基础和保证,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定义中国人自己的时尚,才能真正实现对外传播。而深层的文化交流则体现为文明互鉴,在提高融合互鉴影响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内驱学习力。中国人一直乐见本国文化元素被借鉴和喜爱,但尊重理解彼此的文化应该是前提和应有态度。已经美了很多年的马面裙,一定能够继续美下去。(完)

  受访者简介: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晓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王峰 摄

  徐晓慧,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服装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理论、传统手工艺、设计史、服饰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者所述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2-A-05-057-450)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临沂大学非遗两创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欢】